2022年,金融行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全力落实稳增长、保发展系列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深化改革创新,金融运行稳健,各项指标保持较好水平。
一、存贷款保持增长态势
2022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GDP7.2个百分点。
(一)存款延续稳定较快增长态势,创历史新高。12月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4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91%,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3.42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5806亿元,增量比去年同期多1853亿元。
(二)贷款保持增长,增速有所回落。12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69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98%,增速比去年同期低0.97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6112.29亿元,增量比去年同期多499.19亿元。
二、保险业平稳增长
2022年全市保费收入849.91亿元,同比增长8.98%,高于全省平均2.4个百分点。
三、资本市场量质齐增
2022年,我市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9家,其中境内A股新增25家(科创板10家、创业板9家、主板3家、北交所3家),新增境内A股数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较2021年上升一位。全市上市公司总数241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198家,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五。新三板存量挂牌企业260家,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国第四。科创板上市公司48家,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全国第三。
四、金融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全市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和参与人数自2019年起连续实现三下降。12月末,全市银行不良率0.44%,比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2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