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涵养区建设更彰显群众获得感 | 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助推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0-09-08 13:01 阅读次数: 】
“生态涵养区的具体定位是怎样的,是保护还是开发?”“一些项目定位偏低、规模偏小偏散,怎样避免陷入‘生态涵养是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误区?”
近日,在吴中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重点实施项目情况展开审议。每位组成人员的发言都从具体的问题或疑问出发,给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规划建设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是det365手机版_ibay365_北海365最新房屋出租及吴中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创新举措。根据《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规划》,吴中区东山镇、金庭镇及周边区域被划定为实验区建设主体范围,今年将初步建立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到2025年,基本建成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吴中区作为涵养区建设的实施主体,凭借自身优越的山水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努力在涵养区建设中作出积极示范。
区委的工作重心、群众的关注焦点,就是人大工作的指向标。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加快建设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的议案》被确立为大会议案。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审议议案办理实施方案、开展重点督办、听取情况汇报、实地走访调研、发动代表参与等方式,跟进监督,密集发力,推动涵养区在发展规划、目标定位、惠民举措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落实。区人大议案建议办理督查组多次赴东山镇、金庭镇实地督查涵养区建设情况,并召开督查座谈会,就项目实施、资金保障、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意见和要求。
这一次,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将“涵养区重点实施项目”作为议题,努力推动涵养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有效落地。“单单依靠政府力量,财政资金压力很大,在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同时,要大量吸引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有些项目要争取国家、省、市的财政专项支持。”“要杜绝项目小、散、低现象,就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把握所实施项目与涵养区规划的匹配度和衔接度。”“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涵养区内群众的利益,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提高他们参与涵养区建设的热情。”在审议中,组成人员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就生态高水平保护、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提升、新型财政支持和考评体系探索实践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涵养区建设,是一篇治山理水大文章,重点实施项目情况,将深度影响涵养区未来的功能形态。”吴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炳华表示,希望政府高标定位“涵养区”,精准打造“项目库”,彰显涵养区示范价值。近期,区人大常委会还将对涵养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同时,还将通过跟进审议意见落实、强化议案督办等方式,保持长期关注,推动涵养区高标准建设,为守护好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命线”作出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