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8日),苏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家咨询会议召开,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商苏州古城保护发展大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路宝,住建部总经济师杨保军,省政协副主席、省住建厅厅长周岚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亭川 摄
会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龚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华贸集团董事长房超,毕马威中国副主席杨洁,顶度集团董事长、乌镇旅游公司总裁陈向宏等分别发言,高度评价了苏州古城保护发展取得的工作成绩和创造的经验做法,围绕进一步提升古城品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科学精细保护和资源活化利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地域文明探源、旅游开发、古城数字化、商业焕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为苏州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曹路宝在讲话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给予苏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苏州发展,多为古城保护献计出力。他说,一年来,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吸收专家宝贵意见,全面保护持续深化,城市更新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功能品质加快提升,创新治理不断突破,古城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面向历史站在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面向未来结合引领示范的职责,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保护古城,在古城保护、文化传承上坚决扛起探路使命,努力贡献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古城保护苏州方案。
围绕进一步推进古城保护发展,曹路宝强调,要树立“大苏州”理念,推动古城形态、神态、生态相辅相成。面向19.2平方公里历史城区、“四角山水”的自然系统、全市域江南水乡风貌保护三个圈层,注重形态的整体保护,把保护古城与保护古镇、古村、古街、古河道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一体保护街巷、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突出神态的整体传承,讲好文化故事,强化数字赋能,让古城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延续生态的整体格局,持续实施“一山一策”“一湖一策”,切实保护好江南水乡山水肌理。要倡导全社会参与,凝聚古城保护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优化完善政府引领,做好“统”的文章,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活”的机制,鼓励多元化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引导社会参与,凝聚“强”的合力,更大力度吸引各类机构、企业、人才集中集聚,共同推动古城保护发展。要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古城产业、城市、人口的融合发展。发展都市经济,推动“文化+科技+产业+旅游”深度融合,让“业在古城”彰显古城价值;完善城市功能,持续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住在古城”成为情怀追求;满足多元需求,坚持“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为各类人群提供美丽宜居的生活空间、充满机会的就业空间,让“人在古城”感受城市温度,成就事业梦想。
杨保军在讲话时指出,过去一年,苏州创新设立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名城保护集团、首创实施“古城细胞解剖工程”等做法,推动古城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要从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看待苏州古城保护与传承的时代价值,全面真实生动地讲好古城保护故事,将文化厚度、民生温度和“绣花”精度体现到古城保护更新工作中,努力将苏州古城打造成具有世界级文化创新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周岚在讲话时指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在全国具有标杆意义,有基础有条件继续在新一轮古城保护更新实践中走在前列。要坚持“品质优先、控制节奏、试点先行、动态提升”的工作理念,立足于“做一个成一个”,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项目实施流程,广泛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切实打造更多将保护与发展融为一体的精品项目,为全省创造更多有益经验。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主持会议。市委常委、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介绍了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情况。
会前,与会专家学者赴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曹沧洲祠、畅园、大儒巷昭庆寺、平江路礼耕堂等地,实地考察了苏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情况。
市领导潘国强、查颖冬、施嘉泓、季晶,姑苏区及市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